宋蕤出身东都谢家,如今谢家的早已销声匿迹,遭人唾弃。

而七年前。

却是声名赫赫的谢将军府,其父其长兄,皆冲锋陷阵,血染疆场,退来犯,斩敌寇,战无不胜,封狼居胥。

在她心中,是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

她那时,有个格外令她自傲的身份和姓名。

谢家唯一的女儿,谢清稚。

出身高贵,长相秀丽,擅丹青七弦,声名冠绝东都。

谢清稚年仅十二岁,前来说媒提亲的人,险些踏破谢家门槛。

噩耗传及家时,正值深秋,她约着尚书府的女郎去游湖。

听得边疆大胜,谢氏男儿却皆战死,尸骨无存。

报丧人一身缟素,跪在她面前,哀痛的面容上一张嘴张张合合,吐出的字眼堪比利刃,划得她心头血淋淋得一片。

而后周边的女郎们,个个沉默下来,良久之后,前所未有的轻声细语,叫她节哀。

节哀?

作何节哀?

谢清稚一阵恍然,天旋地转,一头从船舷之上栽下,径直落入冰冷湖水,不省人事。

她再醒来时,已然回到府内。

挣扎下床,冲出房门,跌跌撞撞却闯入一片缟素之中。

那时也是这样的香火气,兜头笼罩她,如坠冷窟。

谢清稚眉眼俱是一片惨白。

她难以置信,以至于面孔一片呆滞,待看见母亲丧服裹身,跪在灵堂。

她的视线中陡然出现了白幡,那样的阴森可怖。

登时脚下一软,哐然跌在灵前。

阿娘泣泪涟涟,明媚婉约的眉眼间被悲痛欲绝占据,踉踉跄跄来抱她,抚着她肩背,嘶声唤她“皎皎”。

阿娘到的怀抱温暖,语气中夹杂着新鲜的香火气和血气。

谢清稚攒在干涩眼窝中的泪珠,后知后觉,如断了线的珠子,夺眶而出。

她的兄长和父亲,并未有尸骨运回,母亲别无他法,只设了衣冠冢,停灵七日。

谢清稚伤心欲绝,同母亲一同守灵。

待到第三日。

官兵霍然闯入府内。

宣旨人带着圣人口谕,一窝蜂将所有人收缴,谢清稚和其母被关押入狱,府内仆从皆被发卖。

圣人口谕:

谢家通敌叛国,出卖军机,罪不容诛,夷灭三族。

谢清稚尚未反应过来,便遭遇牢狱之灾,短短几日,从父兄葬身疆场,到谢家身败名裂。

将谢清稚心中仅剩的骄矜荣誉,铺天盖地一脚踏得粉碎。

成为罪人之女,叛将之家,将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她的母亲体弱,在牢中一病不起。

她身无银钱,将身上唯一的长命锁给了狱卒,换来一碗风寒药,可母亲心中郁结,存了死志。

却决然不肯相信,父兄通敌叛国,出卖国家,她这样吊着一口气,病歪歪活着。谢清稚不敢告诉她,圣旨已下,证据确凿,千真万确。

她千拦万拦,却没挡住她的亲表兄。

以探望的名义,锦衣华服,居高临下,用着嘲讽的语气,断绝他的亲姨母唯一的希冀,使得她主动撒手人寰。

亲眼所见,母亲在自己面前咽气,一命呜呼,她好似要泣出血泪,随着母亲身上的温度一道散去。

她在撕心裂肺地哭。

他却在酣畅淋漓地笑。

所有人都在笑,肆无忌惮地笑。

都是混账东西!

逼死了她的母亲,谢清稚恨透了所有人。

秋后处斩的判处下来,谢清稚却笑了,心安理得等待项上那把铡刀落下。

那时她的心境,堪称为“安之若素”。

她的母亲狱中枉死,父兄叛国投敌,外祖冷眼旁观,谢家声名落没。

可惜,她仍活着,苟延残喘地活。

她万分惋惜,当年牢狱失火,有人浑水摸鱼劫囚将她带出时,没有冲进火海,自我了结。

以至于,劫囚人发现她欲撞刀而亡,一手刀将她劈晕。

再醒来时,四周波涛摇曳,涛声阵阵。

原是已身处一艘货船舱底,往西京而去。

身旁围绕之人,穿衣洁净朴素,为人敦厚勤勉,正是宋父宋母。

他们悉心照料,笑意盈盈唤她女儿,待她万分亲厚,仿若亲女。

可笑之极。

她一个罪人之女,竟摇身一变,成了西京一户平头百姓唯一的女儿。

宋蕤,年仅十一。

彼时。

谢清稚失去身份傲骨,说出口的话都带着嘲讽之意,恨不得将所有人驱逐领地。

她出言反驳宋父宋母,言明自己乃罪臣之女,叛族后裔,与她方便,怕不是要牵连进去,死无葬身之地。

本以为这样,他们自会勃然大怒,弃她而去。

熟料。

宋父宋母却展开一份路引,其上姓名籍贯,甚至画像,出城入关前因后果,加盖官印,无一不妥,看不出一丝伪造痕迹。

仿佛她生来便是宋氏之女,不是谢氏女郎。

谢清稚沉默地接受了,此后便用宋蕤的身份,得过且过,一日复一日苟且偷生。

直到宋父宋父辞世,她在北郊山上看见了一座小墓,修葺整洁,颇具规模,虽稍显破旧,显着有些年头,但石碑上却没多少灰尘,可以看出宋父宋母悉心照料。

石碑上道:爱女,宋氏明月。

后来,她整理遗物,在宋父宋父床头枕下,找到了一张画像,边缘早已被摩挲得褪色。

仍可以看出,画像是一个小女郎,年岁很小,脸蛋圆圆,眉眼弯弯,笑容很是俏皮。

宋蕤一眼便知,她是宋明月。

宋蕤当时便想,原是她自作多情,以为时间之神无所不能,消磨掉了她身上属于谢清稚的所有痕迹。她从来都是谢清稚,做不成宋蕤。

她以宋蕤的身份,送了宋父宋母最后一程,他二人留下百两银钱,全让宋蕤用来修建陵墓。

棺木用了上好的的木材,请了知名算命先生,定了绝佳的风水及下葬时辰,墓碑石料和雕刻皆是上好。

宋氏一家三口葬在一处,阖家团聚。

也算弥补她四年亏欠。

宋蕤私以为,自己一个外人,生前插足宋家,如今人皆逝去,还是少些来探望的好,毕竟人若在天有灵,相比不会想见她。

如今,这趟行程,可算她最后一次踏上北郊。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qshu.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