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予和苏远宸用了三天时间将外宾服务部陈列所有的景泰蓝精品拍了一遍。苏远宸周六送来洗好的照片,满满当当装了二十个信封。

随意抽出几张照片,每个器物都拍了全身像1张,正反侧面各1张,特写2—5张。花纹颜色比手绘清晰还原多了,大大省去了陆青予复制图纸的时间。

苏远宸拍照手艺不错,废片很少。

“你这手艺可以开照相馆了!”陆青予赞美。

她喜滋滋地将图片进行分类,再用牛皮信封装在一起,写上序号、生产年份和创作者等信息。很多信息不全,还要把信封带回家请老爷子回忆。

“可以啊!我开相馆,你要来当助理吗?”苏远宸顺嘴说着。

“我就不了吧!”想起上次苏远宸教她拍照,两个人挨得这么近,让人面红心跳。

“下周文化宫的课就开始了,他们这次招了很多班,有很多学生。叶主任告诉我,希望我帮忙推荐专职做管理工作的老师。你愿意来吗?属于文化馆的编外编制。”

苏远宸试探着问。“我听说天和现在被华盛打压得厉害,彭城四处求人。”

陆青予低头没说话,手下的动作不停。

“如果天和不行了,你别担心,会找到工作的。”苏远宸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知道陆青予喜欢独立,不会说出让她不上班养她的话。

陆青予抬头,苏远宸收起了嬉笑的样子,特别真诚,是真的担心她和工坊的未来吧。

“谢谢你!只要天和还在,我不会走的。我是真心喜欢景泰蓝,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陆青予微笑起来。

“我不会让天和工坊垮的,她是我爷爷奋斗了六十年的地方,也是我的家。无数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创下今天的好局面。

既然上帝给我关上了门,那我走窗户就好了。就算把窗户也关了,我也能打个洞出去。”

陆青予嘻嘻笑起来,带着点狡猾和无畏。

在苏远宸看来,她有一种奇妙的能力,让你不得不相信她。他对她有些期待:“好,我拭目以待!”

工坊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危机,大家有订单的时候做订单,没订单的时候复制外宾服务部的畅销款。

年轻人在殷丽的组织下学习,慢慢上手。外人看来,工坊还是原来的样子,岁月静好。

只有几个彭城信任的人知道工坊现在的运营情况。

全面市场化后,上级给予的一切一旦取消,工坊没有任何生存能力,所有人吃饭都成问题。

彭城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在外面四处碰壁。不仅他没有好消息,吴忠和王敬国也没好消息。

周定富被免掉了主任的职务,座位摆在特级车间门口,接受车间所有人监督。

现在由陆青予这个副主任代管档案室。她刚把档案室的照片资料整理好,就看见彭城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陆青予思索片刻,敲开了彭城的办公室门。

彭城抬头看见她,招招手:“青予啊,档案整理好了,有什么事儿吗?”

“我有一些想法,可以和您说一说吗?”陆青予走进来,彭城让她坐下说话。

“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彭城强颜欢笑。“只要是能帮助工坊的,我都可以试试。”

“彭经理,既然我们得不到出口的订单,为什么不打开自己内部的市场呢?”陆青予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口。

本来工坊的经营轮不到她管,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拿不到订单的工坊迟早要完蛋。爷爷努力一辈子的地方,她不想看着它这么快就倒闭了。

“内部市场?你是说把景泰蓝卖给国内的人。”彭城笑了起来。“哎,我理解你想帮忙,但是国内现在大家平均工资才6、70块,我们这个东西动辄上百,谁买得起?

上次年货市场,只有几个华侨买了大件,剩下都是看热闹的。”

“当时展出的几块钱的小物件不也卖了很多出去吗?我记得大家做的梳子、胭脂盒、杯垫、笔筒、首饰盒什么的,挺畅销的。”

陆青予当时卖了三十个首饰盒,拿了一笔小小的奖金。

“可现在不是年货节,我们到哪里去卖这些小东西?商场可不会采购这些没什么销量的东西。”彭城叹气。

“我们可以摆摊儿啊!”陆青予想起自己刚到这个世界时,就是靠着卖珐琅小镜子赚取生活费的。

“摆摊儿?”彭城犹豫。“这么精致的手工艺品,摆在地上?这可是以前皇家御用的东西,太丢份儿了吧!老祖宗看我们拿好东西摆地摊,不会打死我吗。而且,地摊货都便宜,更赚不了几个钱。”

“我们不追求高利润,追求薄利多销。就算每个小物件只赚1块钱,卖出去100个不算什么,1000个呢?总比现在没有订单,也没有旅游团来得好。”陆青予点出彭城最忧心的事。

彭城瞬间无语,陆青予真是戳到痛处了。因为没有高额订单,他的头发都白了好多了。

“旧时堂前燕,飞入百姓家。我觉得景泰蓝不光是出口创汇、为国争光。如果能到人民群众的家里去,才是传统艺术真正的推广和传承。您说对吗?”陆青予笑盈盈地。

未来的世界,国内国外市场都很繁荣,既然李长生封死了天和出口的路,为什么不能试着打开国内市场。

彭城回忆起工坊初创,也不过一间小店铺。前面铺面售卖,后面工坊制作。彭耀祖、陆开明、李长生三个师兄弟学艺、经营、扩建,慢慢成了今天的模样。

当初的小店面和现在摆地摊也没什么不一样。

“你说得对,我们不应该一直盯着上面给机会,要自己创造机会才好。地摊儿就地摊儿吧。我去把于方林、张少坚和王敬国叫来,我们商量下做什么,怎么摆。”彭城站起来,出去叫人了。

几个大男人听说做小玩意儿摆地摊儿,嘴角抽搐,有点难以启齿。

张少坚大着胆子问:“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小东西,在哪儿摆摊儿?”

陆青予笑着说:“根据我去年摆摊儿的经验,珐琅镜子最好卖。可用低温珐琅制作,不用烧制,颜料干了就行。摆摊儿就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最好。”

于方林搓着手:“做东西我们还行,摆摊儿就,就有点困难了。”

陆青予笑着:“师傅们还是负责带大家做,选几个年轻人和我一块儿去摆就行。”

王敬国松了口气:“我外宾服务部的售货员给你两个嘴巴利索的带去。”

“好!就这么办。”彭城一拍大腿。“到时候我也去帮着叫卖。”

“啊?师兄你真去啊。”张少坚傻眼了。

“真去啊!工坊是大家的,没有小姑娘冲锋陷阵,大老爷们在家看的道理。”

“那,我也去!”王敬国积极参与。

于方林也说:“我,我也……”

“师傅,您和张师傅就别去了吧,总要有人组织生产的。现在工坊不需要那么多精品,我带着我们特级车间的年轻人去吧。”陆青予笑着说。

彭城终于露出舒心的笑容:“我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这次的困难一起克服。”

所有人都笑了,陆青予心里想:真是风水轮流转,摆摊儿永流传。任何时代,摆地摊儿都能解决经济上的燃眉之急。

经过大家的商量,首先做的地摊儿商品是镜子和梳子。这两种东西姑娘们每天都要用,东西小巧方便携带,也非常适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qshu.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