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可识字?”颜真卿将李长安带到他的书房,给她安排了一副适合小孩的桌椅。

李长安乖巧无比道:“先生可唤我长安或者安娘,我字差不多认全了,只是写得丑陋。”

她在悄悄打量颜真卿。

如今的颜真卿只有二十七岁,能在这个年纪做到校书郎的位置可谓是年少有为,只是虽然年纪不大,可他总是紧绷着脸,显得年少老成。他又生了一双剑眉星目,挺拔鼻梁,脸部线条分明,眼神极为端正,目不斜视,更显得严肃认真。

这种严肃不仅体现在他的脸上,还体现在他的仪态上,他身材修长,腰背挺直,腰带掐着浅青官袍,官袍上面甚至连一丝褶皱都没有,许是不在衙门的缘故,颜真卿并未佩戴官帽,而是带着幞头,发丝整整齐齐拢在幞头下面,露在外面的鬓角也整齐乌黑。

的确是能上马提刀的模样。

“礼不可废。”颜真卿拒绝了李长安让他喊自己名字的建议。

行吧,毕竟这位是被唐肃宗李亨慰勉“偶尔不守礼可以宽容一下”,把百官都吓得严肃守礼起来的狠人,李长安也就不坚持让颜真卿喊她名字了。

“既然公主已经识字,那今日便从《论语》学起。”颜真卿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论语》来,“此书是我亲笔抄写,公主平日也可对照此书习字。”

颜真卿的真迹!一整本!

李长安双手捧着接过这本《论语》,觉得自己激动的都快喘不上气来了。

这可是颜真卿的真迹啊,还是流传最少的颜真卿早年书法未成熟时期的青涩作品!

李长安舔舔嘴角,抬头渴望的看向颜真卿,眼里的崇拜都要溢出来了:“先生可否多给我几本书,我想放置一些在寝宫内方便平日细读。先生之字温润刚劲,字字珠玑,见之则神清气爽,我甚爱之。”

颜真卿耳尖瞬间红透了,大唐人虽然开放,可颜真卿是传统儒家弟子,相交往的也都是些同僚,何曾有人如李长安这样直白称赞过他。

字字珠玑这样的形容未免太过了些。

可颜真卿看着李长安眼中不加掩饰的崇拜,却也不好意思说太过了。毕竟李长安还只是个孩子呢,能知道这几个形容词已经不错了,哪能因为她形容太过而说她呢。

公主赞誉太过我之字不过平平当不起‘字字珠玑’当世有大家张旭方能当得起‘字字珠玑’之赞誉。”

颜真卿自谦了一番不过他没有拒绝李长安的请求又从方才放《论语》的地方拿出了几本书来。

这几本书是大唐幼童常用的开蒙教材十四岁前将这几本书熟读就足够了讲解之事一般要等到入学堂之后。颜真卿本以为李长安还未识字所以只打算先从《论语》开始教她识字可既然李长安已经识字那这些书一起给她也无妨。

李长安拿到书以后立刻视若珍宝般把书放进了自己的书包中还怕被压折书页特意将书包中原本放着的笔墨纸砚取了出来。

颜真卿本来只打算今日教会李长安读熟《论语》学而篇的第一章的第一句他曾给族中幼年弟妹开过蒙八岁开蒙的弟妹一日能认识这一句话中的所有字就算不错了。后来他知道李长安已经识字以后改了规划

只是某人并不是真小孩在颜真卿教她念过一遍之后李长安就告诉颜真卿她之前已经学完了《论语》会读会背知道文章意思的那种。

于是颜真卿问李长安学过什么。

“《论语》会读会背《诗经》会读大部分会背《尚书》看完了但是只会背一部分句子……”李长安数着。

其实她会的更多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发展脉络、词的发展脉络各类文学体裁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以及它们的意义……这些东西。毕竟她学的学科叫做古代文学史而不是儒家经典文学。

颜真卿沉默了。

他看着面前的小姑娘真情实感发问:“公主到弘文馆中寻我等是想要学习什么呢?”

“我阿娘觉得我字写得跟狗啃的一样。”李长安沉痛道。

然后颜真卿就看到了李长安狗啃一样的字。

——颜真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于是颜真卿就自己写了一行字再让李长安照着他的字临摹李长安写的十分认真只是一天下来进步不大。

李长安:颜真卿当我老师我能赖着他一辈子!要是进步太快往后他觉得我能出师了怎么办?在我把他全家男女老少祖孙三代都搞到手之前我是绝对不会出师的!

如此

又过了三个时辰,中间李长安还在颜真卿家中吃了一顿饭,颜真卿对自己这个新学生颇为赞赏,特意给李长安亲手熬了碗茶汤。

颜真卿钟爱吃茶,还有《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传世。李长安一边回想着她知道的东西,一遍痛苦地咽下了这碗加满了花椒和盐的茶末汤,还要含着眼泪夸好喝。

直到天色将黑,李长安才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临走之前还摸出了一张白纸眼巴巴看着颜真卿。

“我听闻常有师长给后辈赠言勉励,老师可否赠我一言?”

颜真卿耳尖又红透了,大唐读书人之间的确有这个相互赠诗赠文勉励对方的习惯。

他也不好意思辜负李长安期盼,干脆接过李长安递过来的毛笔,沾满墨水,一挥而就。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以孔子之言赠刚开蒙的学生,再恰当不过。

“还要写上‘赠李长安’,还有署名和印章。”李长安看着颜真卿署名,又盖上了他的私印,欢呼一声,等墨迹全干了以后才小心翼翼将此页纸夹在书中放入书包里。

这是颜真卿的亲笔to签啊!

直到回到长清殿,李长安依然高兴的晕乎乎的,直到在长清殿中看到了一个身着紫袍、面有美髯的中年男子,她脸上的笑容才骤然消失。

这个人她在除夕夜宴上见过。

李林甫,现在大唐的中书令,也是实际上的第一实权宰相。

先前李长安只知道“野无遗贤”这样的荒谬事和他有关,上次她在沈初那里狠狠补了一番目前的要紧人物历史,对李林甫才忌惮起来……虽然说现在她忌惮李林甫也没什么用。

能臣奸相,和秦桧一个评价。

这个时间点他来找武惠妃也只可能是为了一件事——废太子。

武惠妃不可能放弃废太子,武惠妃和太子李瑛之间如今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了,这么多年武惠妃一派势力和太子李瑛一派势力水火不相容,二人已经数不清给彼此下了多少绊子。

如今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太子李瑛若是上位,武惠妃一派必死,武惠妃若是成功废太子,太子一派的官员也必定被全部处置。

对武惠妃想要废太子这个想法李长安是完全赞成的,都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难道还

要临阵犹豫放虎归山吗?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李长安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她也不会因为知道武惠妃会因杀三王梦魇就试着劝她不要做此事。

只是废太子也未必要取对方性命嘛尤其是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不过关的情况下。李长安觉得武惠妃未必不愿意停在“废为庶人”这一步毕竟前面有李承乾的例子废为庶人已经和皇位没关系了。

那到底其中是哪步出了问题使武惠妃促成李隆基赐死三王呢?

李长安觉得十之八九和李林甫脱不了关系。李林甫还有一个外号叫做“破家宰相”就是说他这个人心理变态成天琢磨着怎么把别人全家都杀了从历史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qshu.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