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离过年还有两三天了,刘敏敏忽然又想起来一件事。

按理说这件事她不该忘记的,毕竟是他们俩结婚后的第一次一起过,但是最近实在是太忙了。不光是要忙着铺子里的生意,家里也得装点起来啊。

过年的这段日子,铺子里基本都是张嫂子给看的。

可突然有一天她回来就说隔天有事,店里去不了了。刘敏敏担心问了,她却没说。这样刘敏敏也不好再多问。只是和人约定了第二天换自己去铺子里看店。

可她哪里想到,当天中午回来的时候,就见张嫂子家多了一个小女孩。孩子年纪不大,看着瘦巴巴的,一看就是以前没过过什么好日子。

她之前只听说张嫂子家有一个儿子,这小姑娘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她还真有点好奇。

但这到底是人家里的家事,她也不好冒昧去问。

不过,院子就这么大,又赶上快过年了,那群整日里东家长西家短的人立马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没多久,就传出了些风言风语。

开开玩笑就算了,可他们偏就像看不得人家里安生似的,说到最后竟然编出“孩子是李指导员在外面的孩子,现在那外面的女人不想养了,就把孩子丢到部队来了”的谣言来。

部队里才严打了纪律,他们就传出这么离谱的谣言,其中的心思实在禁不住细猜。

刘敏敏也知道,年底这段时间就是大家都铆足劲儿想升一升的时候,可这么靠诋毁别人,自己升上去的,也实在是太让人看不起了。

再说了,人李指导员平日里做事一向是不偏不倚,公正公平的,被人背后这么说实在是让人心寒。

好在,他很快也察觉到了不对劲,让他媳妇儿,也就是张嫂子对人都做了解释。

也是这样,刘敏敏才知道,原来这女孩是李指导员哥哥家的,他年前伤了腿,失去了劳动能力,媳妇儿却也跟着人跑了。

两人就生了个闺女儿,家里现在只有两个老人,实在照顾不了,这才托人送到了部队。

听到这里,刘敏敏不禁对他们老家那老两口也生出些怨言来。不说别的,就说从他们老家到这里这么远,竟然就放心让什么亲戚给人送过来。这路上万一有什么不好,李指导员两口子不就成了罪人了?

这么看来,这两口子也不是什么和善的人。不然两口子又不是年纪实在大了,动不了了,就把孩子送到这儿来。

据她所知,他们两口子可是每月都要往家里寄钱的。大概数目她也是知道的。反正,那些钱养三口人是绰绰有余。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人已经送到了部队。李指导员也不可能再把孩子给送回去。

换个角度想,孩子在老家过不好,到了部队,总能过上些好日子。哪怕是寄人篱下了,总好过做父母眼里可有可无的存在,还被爷爷奶奶嫌弃。

从前,她也听说过,李指导员的哥哥是重男轻女的,所以那媳妇儿生了女儿后日子也不好过,也就不奇怪她看丈夫不行就跟着人跑了。

眼下,人已经到了部队,刘敏敏都有点替张嫂子担心。不说别的,住都住不开。

那女孩虽然看起来也才十来岁,但到底也不是能跟男孩子一起住的时候了。

张嫂子后来找到刘敏敏的时候,聊得就是这个。

“家里就那么点的地儿,你说现在多了个人,可怎么住得开?”

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刘敏敏也跟着皱起了眉头沉默了。

片刻后,她突然想起一件事。

“你说要是你愿意多花一点钱,跟人房子稍微大点的人家换,人家能愿意不?”

按理说,这部队提供的房子都该是差不多的,但到底因为格局不同,还是会有一些差别的。

不说别的,先盖的就会比后盖的稍微大一点,虽然房子年龄大了些,但是能住的人就多了呀。

张巧英被刘敏敏这么一提醒,也想起这茬子事了。之前想到儿子将来总是要结婚的,她就对房子这块的事多有关注。这阵子事情太多了,倒是让她一时给忘了。

可不就是如刘敏敏说得那样吗?她之前可是听自家男人说过了,最早一批的房子都会比他们这些后盖的房子大一些,小姑娘嘛,稍微大一点就能隔出一间房来。这样也就够住了。

困扰自己多日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张巧英终于露出了点笑容。

“谢谢你了啊,敏敏,这还是你脑子好使,我都忘了这事儿了。”

从见到自己那侄女儿后,她这心里啊就不得劲,早先她就知道孩子在老家过得不好,可她就是个婶子,还能上去指手画脚吗?

眼下,孩子既然到了她的手里,就算自家压力也大,供孩子吃穿上学啥的总还是成的。

这么一想,也算是他们跟这孩子的缘分吧!

带着一脸喜色回家的张巧英很快就把这事跟自家男人说了。本来刘指导员还有些犹豫,可等他媳妇儿把钱都拿出来好好数了一遍后,他就闭嘴了。

虽说,部队里规矩是多了些,但碍不着他们花钱换房子啊。再说了,有人家里也没那么多人,倒是缺钱得很。

不过,这事他们可能还是想得太简单了些,李指导员和张嫂子两人问了几天,问到过了年了,竟然都没问到合适的人家愿意的。

他们也不会想到,这事,最后竟然是平时看起来最低调的乔盼娣给办成的。

其实,也是挺巧的,那户人家里的闺女,就是乔盼娣认识的一起在晚会上表演的。

那姑娘年后就要结婚嫁出去,家里房子就大了些。她父母在部队干了那么久,实在也没什么别的赚钱的本事,本来是想着给女儿多出些嫁妆钱。但家里实在条件有限,这婚期也就一直拖着了。

换位思考,刘敏敏也能理解这对父母的顾虑,现在给女儿的嫁妆钱就是女儿以后在婆家的底气,更有男方的家人就看新媳妇儿有多少陪嫁,以此判断人好不好拿捏。

他们宁愿拖着日子,也要等到有足够的陪嫁,大概也是怕女儿被人给看轻了。

当然了,真实的原因他们肯定是不会说出去的。估计也是为了缓一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qshu.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