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端午安康。这是自家做的水团,给几位小郎君、小娘子们甜甜嘴。”卖鱼辣羹的宋大娘一大早便来苏家送端午节礼。
水团,也叫白团,其实就是加了糖的糯米团子,是端午常见的节日食品。
“宋大娘,端午安康。劳你记挂了。”采莲接过提梁食盒,发现沉甸甸的,十分坠手,“哎哟,宋大娘,您该不会把所有的水团都拿过来了吧。这里头塞了满满一盒吧?”
“都是糯米做的,不值几个钱,你就收下吧。小神医治好了我的病,上个月我生产也很顺利,成功生了个大胖小子。这还得多谢小神医呢。一点水团,聊表谢意,你就莫要推辞了。”宋大娘似乎生怕采莲把食盒还给她,解释了几句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别急着走呀,我包了不少粽子,带几个回去尝尝呀。”采莲在宋大娘身后喊道。宋大娘没回头,只在巷口背着她摆了摆手,便往左一拐,再看不见人影了。
采莲见状,笑着摇摇头,便打算关门。谁知这时,又有一道男子的声音从外头巷口遥遥传来:“且慢——”
一位带着斗笠,一身渔人打扮的男子背着一个竹编地鱼篓,气喘吁吁地小跑过来。
“阮大郎,是你呀。端午安康呀。”采莲笑吟吟朝他福了一福。
“任娘子,端午安康。”阮大郎顺了顺气,向采莲回了一个叉手礼。
“叫我采莲就行,许久没听见有人喊我‘任娘子’了。“采莲愣了一下才发应过来。她本名任采莲,父母去得早,幸好程太夫人心善,收留了她。程家上下都唤她采莲,渐渐地,倒没人记得她原本还有个姓了。
阮大郎憨憨一笑:“我原是青神人氏,几年前才搬到眉山居住。当初,我家与你家还是邻居呢。那日来府上求医,我便觉着你眼熟,只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罢了。”
“原来是旧相识”,采莲眼底有些落寞,“我幼时曾发过一次高热,忘了不少旧事。因此,也没认出你来。”
不打紧不打紧”,阮大郎连连摆手,“对了,这是我今早捕到的几尾鲈鱼。这时节,就数鲈鱼最鲜最肥美。拿给小神医尝尝,权当端午的节礼了。”
阮大郎卸下背后的鱼篓子,从里头拎出一串用草绳捆好的鲈鱼。
“好大的鲈鱼,多谢你费心。”采莲这次有了经验,没接过这串鲈鱼,只道,“劳烦你在此稍后,我去厨房里头给你那些粽子,你带回去和阮娘子一块儿尝尝。”
阮娘子喝了苏衡开的鲤鱼汤,高高肿起的腹部总算消到正常孕肚大小,人也能喘得上气了。算算日子,阮娘子肚子里的胎儿已有八个月大了。想来也是因为阮娘子行动不便,只能在家中待产,阮大郎今日才独自来访。
“给,系红绳的是甜粽,系绿绳的,是我们家三郎想出来的新口味。你带回去给尝尝。”采莲把粽子给了阮大郎,这才接过那串鲈鱼,从容地与阮大郎道别。
一手提着一盒水团,一手拎着一串鲈鱼,采莲收获满满地回了厨房。厨房里,青枝和金蝉已经准备带去玉局观端午集市上售卖的粽子,一盒盒地打包好了。
“好肥的鲈鱼!直接上锅清蒸了,淋上热油,撒上葱花,保准好吃!”青枝雀跃道。
“这鱼哪来的?”金蝉从采莲手里接过那串鱼,解了草绳子,把几尾鱼都扔进大水盆里养着。
“阮大郎送的。还有这水团,是宋大娘送的。青枝,你不许偷吃!”采莲特意叮嘱道。
“哦……”青枝眼馋地吞吞口水。
·
玉局道观的端午集市从巳时开市,到午时就结束。虽然才短短两个时辰,但也足够百姓们买到心仪的节庆之物。况且,摊主们也是要过节的,卖了货物挣了银钱,正好欢欢喜喜地家去过端午。
苏衡的端午挣钱计划自然瞒不过苏洵和程氏。苏洵满怀大慰,还做主预定了一辆驴车。在端午这日,驴车载着苏家一行人与半车粽子,缓缓进了城。
苏轼紧紧挨着苏衡坐,掀起车帘子很是兴奋地往外看。
沿路走来,街道两边的民居门前都挂上了一束束驱邪避疫的植物,或是浅桃柳枝,或是葵蒲叶,还有的人家门首上挂的是能驱蚊的佛道艾。因着艾草驱蚊的功效,不少人家还专门用艾草做了草人,钉在门上呢。
这些挂在门前的物什,大多是眉山百姓们从自家院子种的桃树、柳树上折的,葵花、蒲叶也多的是,根本不花钱。就算自家没有,找左右邻里讨几支新鲜的柳条,也不费什么事。不像京城,汴梁那边自五月一日起,直到端午前一天,街上都会有人叫卖桃柳枝与佛道艾。听那些走南闯北贩卖地皮货商人说,那些节庆植物卖的价钱是平日里的好几倍呢。
到了玉局道观,采莲和金蝉几个就提着打包好的粽子下了车。苏轸怀里抱着一个大布包,在程氏的帮助下也下了车。看得出她很是期待接下来的集市,一双杏眼亮晶晶的。
穿过山门殿,到了二进院落,大大小小的摊子已经布置完毕,摊贩们开始不遗余力地叫卖,以此招徕客人。卖艾花的、香糖果子的、还有售卖用紫苏、菖蒲、木瓜等和香药揉成的香丸的,应有尽有。与苏家一样卖粽子和百索的小贩,自然也不少。
苏家一行来得已算晚了,好的摊位已经被占完了,最后只占得在院子东南角的一小块地。
苏轼好似天生乐观,像个小太阳一样,毫不气馁:“没关系,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吃不怕位置偏!”
程氏听了,“莞尔一笑:“轼儿说得对。来,我们先把摊子布置起来。”
“卖粽子嘞~不仅有甜口的桂花蜜粽、糖粽、蜜饯粽,还有咸香流油的绿豆咸肉粽嘞~喜欢虾米和咸鸭蛋的还有加料版咸粽,只此一家,不要错过~”
青枝吆喝得分外起劲,来游玩的郎君娘子们听了,都暗自好奇,糖粽、蜜粽他们都吃过,这咸口的粽子还是第一次听说。人群渐渐被吸引过来,原本没什么人的小角落,很快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苏家的摊子上,堆起了一座座“粽山”,每座粽山前头还摆了一个小碟子,上面放的是剪成小块的粽子,专门供人试吃。
“这个绿豆熬煮得绵软起沙,确实好吃。给我来两个纯豆沙馅儿的粽子。”
“这个五花肉粽才好吃呢,也不知这肉是用什么腌制的,香得很。肥肉不腻,瘦肉不柴,肥瘦相间,满口流香。劳驾给我十个肉粽!”
“我要这个全家福加料版的,添了虾米和咸鸭蛋,口感更丰富。来五个,家里一人一个。”
客人们大多是奔着新奇的咸粽来的,捆着绿绳的咸粽山很快去了一半,系着红绳的经典甜粽,几乎没有动过。
“这位娘子要不要尝尝桂花蜜粽?这是我们自家做的桂花蜜,每一朵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q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