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去开门吧!”
看了一眼窗台上的沙漏。
按着现代的时间来算,快晚上十点钟了。
杨蔓娘心里大概能猜到来人是谁。
门外的妇人年纪约莫二十来岁,身材匀称,穿着一身儿深蓝色的对襟褂子,外面罩着一件儿半新的兔皮裘衣。
很有福气的满月脸,见着开门的杨士林。
未语先笑道:
“呵呵,是二郎啊,你家大姐在屋里吗?”
“张家嫂子,大姐在屋里的。”
“外面冷,嫂子进来吧,我在屋里呢!”
杨蔓娘在卧室里高声招呼了一句。
她对这位张家嫂子,也是极为熟悉的。
张家嫂子不姓张,她原是姓刘的,只是嫁给了开布匹店的张五哥之后,周围的人随夫家姓氏,便渐渐叫她张五家的,小一辈儿的自然也就叫她张嫂子了。
杨蔓娘家如今住的这两间半的小屋,便是从对方家里租的。
杨蔓娘在里间儿收拾好笔墨纸砚,穿好鞋子走了出来。
语气温和的道:
“难为嫂子跑一趟了,我原还想着明日雪停了,就去嫂子家交下个月的房租钱呢。”
“蔓娘,不瞒你说......”
张家嫂子面儿上,颇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按着契约来算,明日才是正式交租的日子,邻里邻居的,杨蔓娘家还都是这样的半大孩子,本就日子艰难些,自家却这样着急,总是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只是。
奈何她只是儿媳,在家里也做不得什么主,上头还有个婆婆,她婆婆担心杨家兄妹三个没钱再拖欠房租,万一明日付不出房租钱,大白天去赶人好说不好听的,还要再多耽搁一日。
原本婆婆一大早便催促她来收租的,说是若再拖延,就要撵出去另外租给旁人,她也实在不好违拗,便拖到此时方过来了。
“没事儿,这原就该给的钱,嫂子不必为难。”
欠债还钱,这是人之常情。
杨蔓娘倒是没有半点为难。
这张嫂子是个难得的和善人。
她们一家子,加上老太太和两个小郎君,五口子人住在前街自家布店后面的小院子里。
里里外外都是她在操持。
生活也不算特别的宽裕。
而且,杨蔓娘兄妹三个租了这边房子快一年了。
记忆里偶尔有什么要帮忙的,她也总会和气的帮衬一二。
所以,杨蔓娘心里,还是很感激对方的。
虽然都是邻居,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
互相行了万福礼之后。
招呼张嫂子在外间的绣墩儿上坐下,让老二杨盼娘给对方倒水。
杨蔓娘便转身去里屋卧室。
从床底下的钱匣子里,数出一百五十文的房租钱给了张嫂子。
拿到了钱,张嫂子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
她是个面皮儿薄,心又善的女人,还真怕这几个小的交不出这个月的房租,自家婆婆到时候再逼着自己来赶人。
那才是难作了。
左右看了看。
瞧见灶台底下烤着的几双还在冒气儿的厚底儿布鞋。
跟杨蔓娘道:
“对了,我瞧着你们几个兄妹几个都没有皮靴子,这冬天出门去,布鞋底子缝的再厚实,也冻脚呢。我们店里前几日收了一张陈年的老羊皮,暖和还是很暖和的,就是有一张被虫子咬了个洞,做袄子不成,不过做皮靴子还是成的,你若是愿意要的话,我五十文匀给你吧。”
她说这话儿倒不是为了占便宜,好的羊皮自然价值一百多文,但是,这种被虫子咬的卖不了高价,但是五十文也并不愁卖的,她是瞧着这兄妹三个没有爹娘,日子过得不容易,才想着能帮就帮一把。
“那自然好,可是我家也没有人会做羊皮靴子......”
杨蔓娘才正想着要添置双羊皮靴子呢。
毕竟,这么冷的天,出去一次再回来,厚底儿布鞋就跟踩着高跷似的,中间冻上了厚厚的冰坨子。
只是她之前在潘楼那边问价,一双羊皮靴子就要一百八十文,讲价最低也要一百六十五文。考虑到这个月还有别的开销,怕不够用才暂时没有买。
“那没事儿,我家大郎在刘家靴子店里做学徒,倒是会做靴子的,就是做的不如外面卖的美观,你若是不嫌弃他是练手,那就不卖你皮子了,让他直接用这皮子做,一双靴子包工包料,就收你八十五文。你看怎么样?”
张嫂子到底是布店的老板娘,颇有些生意头脑,三下五除二便给出了合适的方案。
自家的羊皮没什么成本,而且自家儿子还能练手艺,最后做出来还能赚钱,怎么看很划算的,毕竟在靴刘家子店里,他家大郎这样的学徒可是没有机会自己做靴子的。
“那自然好。”
杨蔓娘自然也满意的答应了下来。
别的不说,二百五十五文能买三双羊皮靴子。
就这比市场上便宜一半的价格,就已经很划算了。
哪怕鞋子样式做的丑一些也没什么,她也不挑剔,只要能保暖就好了。
更何况,张嫂子的人品她信得过,邻里邻居的也不会坑了自己。
“那这钱怎么给?”
如今刚交了了房租,加上之前还买了炭火,算上前些日子杨士林发的六十文月薪,家里还有三百多文钱,若是一次性都给了张嫂子的话,还是有点儿压力的。
“你先给我一百文定钱,我这边儿也得买其他材料,剩下的一百五十五文,等靴子做好了,来拿的时候你再给我就成。”
“可以。”
杨蔓娘暗暗松了口气。
只支出一百文,倒是不影响家里的其他开销。
更何况。
再过七八日,就又能拿到下一笔稿费了。
杨蔓娘让张嫂子给兄妹三人量了脚的大小。
然后,麻溜的回卧室,从钱匣子里数了一百文钱给了对方。
一个得了银钱,一个得了便宜靴子。
双方自然都很满意。
这笔,算是双赢。
......
日子过得很快。
转眼到了初十。
汴京城连续下了两日的雪。
今儿个天气总算是放晴了。
今天是《朱雀门小报》发新刊的日子。
杨蔓娘起来,洗漱过后吃了朝食,早早的便去了矾楼上工,路过潘楼南街的时候,在通安书肆花了两文钱买了一份最新的《朱雀门小报》。
一边走,一边迫不及待的翻看着。
第一页是广告和朝廷市井八卦消息。
杨蔓娘随意的看了几眼,便匆匆掠过。
在连载版面的第二页,杨蔓娘找到了自己的小说。
朱旭做事儿还是很讲究的,将杨蔓娘的小说的标题放大印刷了。
《霸道王爷心悦我》几个字,比旁的字大一倍,最底下还标注了她的笔名“公子墨瑾”。
非常的醒目。
只要看报纸的人,都很难不注意到。
一直以来,《朱雀门小报》的读者大部分是女子。
毕竟,这本小报原本就是靠写皇宫八卦和情感密闻起家的。
这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网络。
去瓦子里花钱听戏,听说书,看表演,来来回回就那些曲目,看多了也挺容易乏味的。
所以,看小报上的各种新鲜事儿,确实是个不错的消遣。
花钱少,信息多,也不拘在哪里,就是躺在床上也能看。
有种足不出户,却天下大事尽在掌握的爽感。
而且,看完之后,和人聊天也多了谈资。
所以,汴京城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喜欢看小报。
初十这一日。
几乎汴京城买了《朱雀门小报》的人。
都被改版的报纸给惊到了。
因为,今日的朱雀门小报,不光有市井八卦,还有五花八门的广告,有一篇新鲜的话本儿小说。
曹韵是曹家三小姐,她的家族曹家在大宋的地位极为显赫,是开国功臣曹彬的后人。
众所周知,大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也知道他杯酒释兵权的事儿。也正是因为杯酒释兵权的成功,他没有诛杀那些跟随自己一起起兵的功臣,没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破除了开国皇帝大杀功臣的诅咒。
同时,也正因为太.祖赵匡胤没有大开杀戒,成就了曹彬曹半朝的功绩。
也成就了今天的曹家功勋世家的高贵地位。
曹韵的父亲曹琮,在家族排行老八,先后出任知邠州知州、秦州知州,如今改任陕西副都总管、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拜步军副都指挥使。
是典型的实权勋贵高官。
所以,曹韵作为其女,长的出色又有钱,自然可以说是典型的大宋白富美。
住在汴京城内城占地百亩的曹家大宅里。
家里的大宅子位置极好,离繁华御街只有一刻钟的路程。
每日不愁吃喝,不愁生计。出入有十几个丫鬟婆子相随,坐着四人抬的华美轿子,脚不沾地。
平时除了参加各种宴会赏花会,出入的也都是矾楼,朱骷髅茶馆儿,象棚这样的高端场所。
往来的闺中密友,也都是相国之女,侍郎之女,知州之女这样有身份的人。
但是骨子里,曹三小姐并不是一个喜欢喧嚣之人。
反而,她内心里喜欢安静,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宅女。
当然,此书非彼书。
曹三小姐喜欢的书,不是正统的四书五经,也不是声律启蒙和琴谱棋谱。
而是各类的话本子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q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