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天亮得晚,辰时的更声虽已响过,亳州城内仍旧灰蒙蒙一片,只零星有几处宅院亮了灯。
万籁俱寂之际,城东突然响起一声哀嚎,那哀嚎声很是突兀,骤然响起,吓得人心脏突突地跳,可顷刻间又恢复一片死寂。
即便有人听见,也当成是刚睁眼脑子不清醒幻听了。
常立出了一头冷汗,匆匆跑至靖桓宇门前,做了几个深呼吸后方小心翼翼开口:“殿下恕罪。”
靖桓宇在亳州期间,并未住在知府府邸或是城外的官驿。
他命人在城东临时租下一处宽阔却又远离百姓的宅院,在这里住了下来。
那突兀的哀嚎声,正是从这处宅院的柴房里传出的。
常立说完“殿下恕罪”后,里头过了好一阵才有了淡淡地回应:“做事小心些。”
听这语气,殿下并未怪罪,常立舒了一口气,道:“属下会注意的。”
“问到什么了?”屋内靖桓宇又问道。
常立答道:“殿下,昨夜审了一夜,那稳婆的儿子也没说出什么有用的线索。”
靖桓宇正慢条斯理地在盆中浸着帕子,闻言先是叹了口气,接着缓缓道:“看来他们的口风果然紧,和敬德皇后乳娘的家人一样。”
敬德皇后的乳娘,也死在了年前孙宅的那场大火中。
殿下刚到亳州的第一晚,就让亳州知府吴明呈上了死者名录,以及他们的家人下落。
此次除了周国公夫妇二人以外,其余三十名死者,有二十人是从京都跟随周国公夫妇而来,剩余十人,则皆是孙家以前在亳州时的一些老仆。
因为他们的年纪也较大了,在亳州又各自有家人子孙,是以五年前孙家举家搬往京都时,便将他们留了下来。
这十人当中,有两个自敬德皇后的乳娘,还有一个是当年大皇子出生时,为敬德皇后接生的稳婆。
这三个人,殿下似乎格外上心,知道她们各自的家人下落后,殿下就派他去将那三家人“请”了过来。
殿下似乎想从他们口中知道一些关于大皇子生辰的消息,常立心中有所怀疑,但殿下未明说,他也不敢轻易将心中猜测说出来,只是按着殿下的吩咐,日夜不停地从那三家人口中问话。
屋内,靖桓宇将浸了冷水的帕子盖在脸上,缓缓地闭上了眼。
帕子的冷意透过皮肤传进他的神经,他拿下帕子,又睁开了眼,幽深的眸底透出一分阴鸷,“既说不出什么有用的话,便送他们去和家中长辈相见吧!”
这吩咐常立这几日已是第三次听了,可他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阵凛然,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忍住了,只低头应了声“是”。
他转身出了门,很快又折返回来,再回来时,身上隐隐带着一股血腥味。
这味道蹿进靖桓宇的鼻尖,他不由皱了皱眉,常立察觉,忙道:“属下先去洗漱下,换身衣服再过来。”
靖桓宇说:“不必了。”
常立身上淡淡的血腥味,瞬间将他拉回了那个经常盘踞在他脑海里的噩梦中。
约摸从半年前开始,他经常会做一个梦,梦里他娶了闻相的女儿,得到了朝中旧臣的支持;又娶了赵越的女儿,得到了新臣的支持。
后来无意中得知了大哥并非父皇亲生一事,随即顺利地让大哥失去了即位的可能性。
父皇的子嗣只有他和大哥,大哥非亲生,皇位只能传给他。
他顺利即位,天下终于尽在他手中。
这个时候,他终于可以着手铲除异己了。
父皇称帝后,格外优待那些曾经效忠于李朝皇室的旧臣,但他却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人怎么也比不上和父皇一起从尸山血海中共创基业的功臣,他认为李朝旧臣迟早有一日会起反心,与其等着将来事发,不如未雨绸缪,是以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除掉这个不安定因素。
闻仲年是李朝旧臣之首,他千方百计娶了他的女儿为妻,使得闻仲年一党只能无条件地支持他。
他很是感激闻仲年给他带来的助益,但他不能容许这些曾经效忠过其他人的臣子在他手下行事,焉知哪日他们会不会背叛自己。
他已是帝王,除掉这批李朝旧臣,朝中的职缺便即就会空出一大半,因此当他有意无意地向其他人透露了他对闻仲年一党的不满后,有一大批臣子向他暗表忠心,进献计策。
有了其他臣子的配合,铲除李朝旧臣的行动十分顺利。
等闻仲年一党反应过来时,他们已然身处大狱之中。
抄家,定罪,处刑,三个月的时间,他完成了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唯一的一点小意外,便是他真的对闻仲年的女儿动了心。
不过这件事并不曾让他有所动摇,江山稳定与儿女情长之间,他还是分得清的。
不过为了不让闻雪英有过激的行为,他特意留了闻家那对双胞胎的命,原以为随着时间流逝,闻雪英会渐渐忘记她的家人,安心做他的宠妃,岂料出了意外,加之皇后多嘴,闻雪英终究做出了极端行为。
梦里她死在了自己手下,鲜血从她的胸口涌出,便是现在这个味道。
突然,靖桓宇的回忆被常立打断,他问:“殿下,今日就是初五了,咱们什么时候回京?”
靖桓宇沉默半晌,道:“宫里应该已经动手了吧?”
常立道:“按照计划,今日官员家眷入宫,人多混乱之际,是动手的好时机,那宫女的老母在我们手上,她必然会乖乖听话。只是……”
常立顿了一顿,迟疑道:“属下还是不明白,殿下为何要让人去刺杀孙贵妃和孙国舅他们?”
且殿下说不必真的杀了他们,只让人知道有人要刺杀他们即可。
靖桓宇捏一捏眉心,冷静道:“回了京你就知道了,今日是孙家出殡的日子,咱们去露个面,明日就回京。”
常立应“是”,跟着靖桓宇出了门,打马直往孙宅而去。
此刻孙宅大门外的长街上,浩浩荡荡站满了送殡的队伍。
亳州上自知府,下至县丞,大大小小的官员外加亳州所有的大户人家以及平头百姓,皆出街亲自为周国公夫妇送行。
路两边,跪满了身披麻布孝衣的百姓。
常立随着靖桓宇进入主街,下了马,看到眼前景象,不由道:“殿下,孙国舅这排场,摆得也太大了些。”
不知道的还以为过世的是什么立下丰功伟业,可堪名垂千古的朝廷重臣。
靖桓宇道:“周国公夫妇于我父皇有恩,可不是立下了丰功伟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q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