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身与少年时代

李贺出生于唐宗室郑王族中,虽为贵族后裔,但家道早已没落。他的少年时代在昌谷度过,生活窘迫却充满诗意。七岁时,李贺便能写乐府辞章,立意新颖、语言清丽,展现出极高的诗歌天赋。十五岁时,他与李益齐名,以乐府诗歌名动京城。据《新唐书》记载,李贺的作品每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

(二)受到赏识

唐宪宗元和二年,李贺来到东都洛阳准备参加府试。此时,韩愈因出任国子博士,受人毁谤,来到洛阳上任。李贺因《雁门太守行》初步获得韩愈的赏识。随后,韩愈、皇甫湜听闻李贺的名声,登门拜访。李贺提笔而就《高轩过》,诗中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尽显其才华与自信。韩愈、皇甫湜惊叹不已,李贺声名更噪。

(三)仕途受挫

元和五年,李贺二十一岁,参与河南府进士科举考试,本以《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得主考官提携,年末前往长安赴试。然而,仅因父亲 “晋肃” 之 “晋” 与 “进” 同音,“肃” 与 “士” 音近,李贺便被人以避讳为由议论攻击,不得参加进士考试。韩愈知晓后写《讳辨》公开辩护,但李贺最终仍无法抗衡舆论压力。这年冬天,他从长安回到家乡,途中以 “啼鸟被弹归” 抒发悲凉心绪。次年,李贺任职奉礼郎,虽诗歌才华受称誉,但京城繁华与卑贱官职的反差让他痛苦失望。

(四)因病还乡与辞京南下

元和八年,李贺二十四岁,因病辞官回到故乡昌谷。他的代表作《金铜仙人辞汉歌》疑似在此时期创作,寄托了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栖居昌谷期间,他撰写诗文,表现田园野趣的同时也暗藏壮志未酬的苦闷。这年冬天,李贺再次进京,后又辞京南下。在友人张彻的举荐下,他在潞州做幕僚。期间,他游历各地,创作了许多追怀前朝往事和记述诗友交会的诗篇。但南北游历并不能消除他心中的愁闷,加上体弱多病、经济拮据,返家后不久,李贺在二十七岁时离世。

二、李贺的诗歌特点

(一)风格独特

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想象奇谲。他常常以超现实的笔触,描绘出奇幻的世界,如《梦天》中,诗人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俯瞰人间,“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种大胆的想象,让人惊叹不已。

辞采诡丽,变幻缤纷。他的用词华丽而独特,色彩鲜明。如在《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黑云”“甲光”“金鳞”“秋色”“燕脂”“紫夜”“红旗”“霜鼓”“黄金台”“玉龙剑” 等词语,浓墨重彩,营造出沉重的悲剧气氛。

刻意创新,语言悲冷凄苦。他不用 “经人道语”,力求精炼和创新,常选用感情强烈或生新拗折的字眼,如 “啼”“泣”“冷”“鬼”“死”“血” 等字,使得诗歌充满幽冷哀伤。例如《秋来》中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尽显悲冷凄苦之感。

选词炼句不落窠臼,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他好用代词,不肯直说物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qshu.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