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五丈原前秋风吹
建兴十二年秋。
五丈原。
金戈铁马,号角连营。
时值深秋,天气转凉,秋风显得格外萧瑟肃杀。
在扎的格外严谨的汉军大营中央,一个大帐耸立在那里。
“咳,咳咳——”一个头发花白束于顶上,身穿朴素长袍的消瘦男子跪坐在案前。
一边拿起毛笔在纸上断断续续写下工整的汉隶,一边不住的咳嗽。
他尽力的想挺直腰板儿,却已经完全直不起腰了。
想起了这些年的种种,叹了口气。已经油尽灯枯的诸葛亮继续书写。
“……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遗恨无穷。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幽引,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咳咳——”
拿起绢帛淡定的擦了擦嘴角,身躯摇晃了一下,诸葛亮又颤抖的拿起毛笔。
然而那极其轻便的毛笔,此时却重若千钧。
手指不住的颤抖,想要将其拿起,但无论他如何用力,却始终拿不起来这小小的一根笔。
看着丞相左手上带着丝丝殷红的绢帛,侍立在一旁的姜维实在是忍不住了。
“丞相,丞相!您且躺下休息吧,一定要写的话,由弟子代劳吧”
“丞相,为了大汉社稷,为天下苍生,为营中三军,您也该多方保重啊!”
“…………”
长久的沉默之后,诸葛亮轻轻摇了摇头。
“唉…………
我自知天命将尽,阳寿已绝,药石无医,临死之际,欲著书遗于后人…………”
看着面前跪倒的姜维,诸葛亮眼神有些恍惚。
好似看到了…………
头晕目眩中,眼前渐渐归于黑暗。
“丞相,丞相!”
和旁边的费祎对视一眼,急忙上前扶着晕倒在几案上的诸葛亮。
轻轻将其搀扶到旁边的榻上,姜维无意间抬头瞄了一眼却有些呆然。
办公的几案右方摆着先帝的画像,一剑一印供奉在上。
那是先主刘备赐予诸葛亮的章武剑。
而在诸葛亮办公几案的正后方则挂着两片竹片。
姜维的视线久久的停留在其上,无法移开。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看着诸葛亮已经睡去的模样,姜维又是轻轻叹了口气。
在桌上倒了一杯水,便跪坐在诸葛亮的榻前静静侍候着。
……………………………………………………
成都。
宣室殿内。
不同于以往上朝之时满朝文武汇聚一堂的严肃,也不同于刘禅召集宦官侍女在此嬉戏时的胡闹。
如今的偌大的一个宫阙仅有寥寥数人。
殿内一片死寂。
“啪——”
猛的一声击案声打破了大殿之中的死寂。
有些发福的青年猛的站起来,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以及浓浓的哀思。
“这可怎了得啊?诶呀,这怎可了得啊?这可让我如何是好啊?!!!”
旋即身穿黄袍的青年焦急的在殿内踱步,手拿着一封奏折满面的焦虑急切。
一边踱步一边不住的念叨,眉头紧锁,满脸失措,已经快要急哭了。
旁边儿两个一身黑的大臣也叹气小声嘀咕,一边盯着已经六神无主的陛下,一边思考该如何做。
又看了一眼手中的奏折,刘禅又猛的停了下来。眼珠转了转,想起了些什么。
“嗯?相父是积劳成疾,他为了朕的社稷江山呕心沥血……,哈,一旦相父有个好歹,朕如何能坐这江山呐?”
刘禅手不断的颤抖,心头又是格外的慌乱。
见身后那俩大臣看着自己不吭声,便又是急道。
“你们说,有何良策啊?!”
“啊……这……”两个大臣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其中一个则是翻起了一本小册子。
“哎呀,你们倒是说话呀!!!”
见这两人不吭声,刘禅急得原地跺脚,又是忍不住来回的走动。
“诶呀,诶呀——”边踱步边忍不住的带着哭腔叹气。
思索片刻,董允上前一拱手。
“陛下,丞相之病,由来已久。此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aqshu.cc】